按照省委、省政府關于整合全省機場資源、打造大型企業集團的決策部署,2019年2月27日山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,是省委、省政府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,肩負整合全省機場資源、統籌全省機場規劃發展和運營管理、統籌全省民航重大基礎設施建設、統籌全省航空產業融合協調發展、促進全省民航高質量發展重任的國有控股有限公司。目前,集團公司共轄濟南、煙臺、威海、臨沂、日照、東營機場6個權屬機場,委托管理濟寧機場,提前介入菏澤機場建設管理。
濟南機場簡介
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。濟南機場位于濟南市東北方向的歷城區遙墻鎮,距市中心直線距離23公里、公路距離30公里,于1992年7月建成通航,歷經多次改擴建,現飛行區指標為4E,有1條3600米×45米的跑道、10.9萬平方米的航站樓。2019年實現旅客吞吐量1756萬人次、貨郵吞吐量13.5萬噸、飛機起降量13萬架次,分別較上年增長5.7%、19%和2.5%。在建的航站樓北指廊工程完工后,航站樓總面積為16.4萬平方米。
濟南機場近期規劃用地面積1974.35公頃,正在進行的二期改擴建工程包括T2航站樓工程、綜合交通中心工程、西飛行區工程及配套工作區、貨運區、綜合管廊等,投資估算約420億元。建成后,濟南機場飛行區等級升級為4F,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、貨郵吞吐量50萬噸的需求。
航站區規劃注重旅客人性化體驗和高效運營。T2航站樓位于現有T1航站樓的西北側,為新建航站樓,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;創新性的六指廊構型為T2航站樓提供了88個近機位,近機位比例達到90%;“大集中、小分散”的航站樓布局、“向心環抱、分段落客、分區值機、分區安檢”的功能流程,為不同需求旅客提供了不同的路徑選擇,60%的登機口位于旅客步行距離350米范圍之內,最遠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600米。新建航站區凸現了濟南城市特色,將濟南的文化特征提煉為“山、水、林、泉、石”幾大要素,通過建筑、室內、景觀的設計語言,將這些特征集成與再現。
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功能。新建綜合交通中心,建筑面積約38萬平方米;航站樓與綜合交通中心一體化設計,實現空陸交通的無縫銜接。陸側建設有地下、地面、高架多層次立體道路交通體系,聯系外圍機場高速和東繞城高速。同時引入R3等多條軌道交通線和濟濱城際鐵路線。綜合高速公路、城市道路、軌道交通等各類交通網絡,打造集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。
濟南機場改擴建工程建設,將進一步優化全省航線網絡布局,加大洲際航線開拓力度,打造以樞紐機場為中心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,必將為推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、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。建成后將成為濟南對外開放的新窗口、新高地,為加快建設“大強美富通”現代化國際大都市,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注入強勁動力!
煙臺機場簡介
煙臺機場位于開發區潮水鎮境內,距離煙臺市中心約43公里,為國內干線機場和國家一類航空口岸。機場一期建設投資41.6億元,占地350公頃,飛行區等級為4E,跑道3400米×45米,平行滑行道3400米×23米,航站樓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,停機坪面積50萬平方米,停機位47個,登機廊橋19個,貨運倉庫面積3.4萬平方米,停車位1088個,可滿足波音747等大型飛機起降。2019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005.3萬人次,貨郵吞吐量5.7萬噸,航班起降8.6萬架次,通航城市達到94個,開通航線169條,運營航空公司37家,停場過夜飛機21架,成為中國內地第39家千萬級機場。
煙臺機場二期工程自2017年10月啟動,主要包括新建17.2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、33個近機位、1座機坪塔臺、3.4萬平方米交通中心、9.5萬平方米地面停車場及航站樓前高架橋、特種車庫、動力中心等配套設施,總用地面積1370畝,項目總概算約55億元。2020年3月開工建設,計劃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。
威海機場簡介
威海機場地處威海市域中心地帶,1996年投入運營,為軍民合用機場。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D,現有跑道長度2600米,航站樓面積2.8 萬平方米,停機坪面積7.05萬平方米,機位10個。2013年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萬;201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萬人次,躋身中型機場行列;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萬人次,連續3年保持了20%以上增幅,在華東地區44家機場中排名第17位,在全國230多家機場中排名第54位。目前通航城市28個(國際城市2個),開通航線30條,運營航空公司15家。
威海機場停機坪及附屬設施擴建工程于2019年2月省發展改革委批復項目立項,2019年7月省交通運輸廳和民航華東局聯合批復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,概算投資3.15億元,主要包括新建停機坪7.3萬平方米、機位12個(12C),將現有1B2C遠機位調整為1D機位;新建連廊3395平方米,改造國際航站樓1796平方米,新建航站區圍界、陸空隔離設施以及其它配套設施。工程于2019年12月開工建設,計劃2020年年底完成工程主體建設。
為確保機場持續快速發展,2016年12月啟動新機場建設前期工作。威海新機場近遠期飛行區指標均為4E級,跑道長度3200米,設計停機位57個,航站樓面積12.5萬平方米,將采用指廊式構型,綜合交通中心面積11萬平方米,建成后可滿足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、貨郵6萬噸的需求。目前,威海新機場已取得選址批復,正在開展預可研立項工作,力爭2021年具備動工條件,“十四五”期間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臨沂機場簡介
臨沂機場位于臨沂市河東區,距離市中心約7公里,占地263公頃。跑道長3200米,寬60米;飛行區技術等級4D級、消防救援等級8級;現有航站樓面積1.76萬平方米;站坪面積16萬平方米,站坪機位35個,可滿足B757和B767及以下機型使用。2019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58.08 萬人次,同比增長28.65%;貨郵吞吐量10245.45噸,同比增長27.49%;航班起降21601架次,同比增長27.42%。通航城市達到42個(國際10個),開通航線62條,運營航空公司25家。
臨沂機場航站樓改擴建及附屬工程于2019年下半年啟動,占地面積約427畝。項目建設內容分為兩部分:一是新建10.2萬平方米國內航站樓及站前高架;46600平方米綜合交通中心(含地下停車場38200平方米),配套建設地上停車場43430平方米;新建2500平方米塔臺;現有站坪向北擴建,增加17個近機位;增設機坪加油管線等設施??偼顿Y約32.77億元。二是建設站前商業綜合體19.6萬平方米,改造老航站樓為國際航站樓,總投資約20億元。項目全部建成后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萬人次需求。計劃2020年12月開工建設,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。
日照機場簡介
日照機場位于東港區后村鎮山字河村,距主城區直線距離19公里,占地面積2411畝,總投資23.44億元。飛行區等級4C,跑道長度2600米,航站樓國內、國際同步建成,面積2.2萬平方米,機位11個。日照機場自2015年12月22日通航以來,打造了支線運輸、通用航空、航空產業“三位一體”的發展模式。
日照機場已累計開通至北京(大興、首都、南苑)、上海(浦東、虹橋)、廣州、深圳等28個城市31個航點的航班,基本覆蓋了我國主要樞紐城市。2018年旅客吞吐量為90.1萬人次,提前7年達到2025年規劃設計能力。2019年實現旅客吞吐量101萬人次,通航4年年均增長36%,通航4年時間突破100萬;貨郵吞吐量1773噸,同比增長22.4%,在2015年新開航的33個支線機場中,連續4年位居第一;飛機起降12.6萬架次,同比增長58%。日照機場發展速度、發展質量走在全國同類機場前列。
東營機場簡介
東營機場始建于1984年,原屬勝利油田自備機場。2001年,東營市政府投資7800余萬元對機場進行改造,擴建后跑道為2200米,停機坪2.54 萬平方米,航站樓面積為3500平方米,飛行區指標為4C級。2007年-2011年,市政府再次投資9.3億元對機場進行了二次升級改造,建成航站樓2.6萬平方米,跑道長度由2200米延長至2800米,飛行區指標由4C升級為4D。2015年,為滿足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及未來寬體客機試飛需求,東營機場調整了航空運輸預測指標、飛行區規劃、航站區規劃、貨運區規劃,空管系統規劃等,將原2800米跑道延長至3600米,升級改造了通導、燈光、消防等設備設施。2020年以來,東營機場先后進行了候機樓提升改造、餐廳改造、VIP貴賓室改造以及場區綠化環境優化改造,目前正在籌備實施提升改造工程,包括擴建機坪、升級改造導航、圍界等基礎設施,總投資預算1.66億元。
濟寧機場簡介
濟寧機場位于濟寧市區西南24公里的嘉祥縣紙坊鎮,2008年12月28日開航,屬軍民合用機場。民航站區占地面積344畝,機坪設6個停機位,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C,機場航站樓面積9740㎡,機坪面積30000㎡;跑道長度2800米、寬度50米,可供起降B-737、A320等中小型飛機。2019年全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48.78萬人次,同比增長21.8%;貨郵吞吐量2974.87噸,同比增長11.85%;安全保障航班11598架次,同比增長14.06%。
2014年正式啟動機場遷建項目,選址確定為濟寧市兗州區漕河鎮,項目列入《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》。新機場已于2020年10月31日開工建設,新機場按照年旅客吞吐量260萬人次,貨郵吞吐量7000噸目標設計,飛行區等級指標4C,建設一條長2800米、寬45米的跑道;建設2.8萬平方米的航站樓,16個機位的站坪和1個除冰坪、1個隔離機坪;建設1座塔臺和2000平方米的航管樓;配套建設空管、貨運、供電、供水、供油等設施。